活动现场,首先进行了精彩的体育舞蹈表演,随后大家跟随专业教练一起进行啦啦操热身。当歌曲《大中国》响起的时候,现场参与者一起大合唱,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乐享全民健身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组委会在现场还设置了十余个文创产品和体育服装品牌展台股票杠杆平台,为小微企业搭建平台,助力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浙江金华,有一家生产饮料的公司,曾于2018年被具有茅台集团背景的投资方相中,获得对方7300多万元的投资,从此“乳业茅台”的美誉响彻全国。
它就是李子园。
一家靠卖甜牛奶年入14亿的饮料巨头,是存在于无数90后童年记忆里的经典国牌。
其实,只要是味觉灵敏的人,在喝过李子园甜牛奶后,都会在心里嘀咕:“这不就是掺了奶粉的糖水吗?”
在包装设计上,李子园的“土味”审美,能与某个卖椰汁的老牌子一较高下。
可就是这么一款“重”口味,其貌不扬的产品,让李子园挺过市场的大浪淘沙,顺利走过三十个春秋,于2021年8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如今,距离上市已过去三年,但李子园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辉煌。相反,一场“中年危机”的出现,正让它感到前所未有的焦灼。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李子园在舒适圈里待得太久了。
上世纪80年代,20岁的李国平,即现任李子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被誉为“南方奶牛之乡”的金华饲养了3头奶牛,平均月入几百元。
与那时普通人的几十元月薪相比,这算得上是一笔不菲收入。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加入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市面上牛奶过剩,奶价持续走低,利润愈发微薄。
见此情形,李国平果断放弃卖牛奶,转而合伙办厂,生产炼乳及相关产品。
往后的日子里,炼乳厂的生意还算不错,李国平没能大富大贵,却也过着很舒心的生活。
时间来到1994年,李国平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厂长,于是决定单飞,创建自己的食品公司。
某一次到上海出差时,他偶然看见路边的一个标牌,上面写着“李子园”三个字。
刹那间,李国平感觉仿佛有股电流击中自己,他一直在构思独立品牌的名称,却始终没有答案,直到遇见这个路牌,才终于豁然开朗。
在李国平而言,“李子园”这个名字太精妙了,既包含自己的姓,又能寓意公司的美好前景。
1995年4月,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诞生了,主打销售乳制品、乳饮料及其他饮料产品。
李子园一经面世,便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在市场上掀起风潮。
那一款经久不衰的甜牛奶,因其新颖独特的塑料瓶身,很快便吸引无数人的注意。
彼时国内乳业并不发达,很多老百姓喝不上牛奶,就算能喝上,也不一定喝得起。
而李子园甜牛奶的出现,让大众似乎看见“鲜奶自由”的曙光。再搭配亲民的价格,醒目的包装,这款产品不出意外地成了上世纪90年代最火爆的饮品之一。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乳业巨头伊利,在当时还没有正式打响名号,而光明和蒙牛这两家企业,距离诞生还尚有些时日。
李子园的问世既填补了市场空白,又赢得了消费者口碑,于是泼天富贵自然就降临到它的头上。
世纪之交那几年,李子园的业绩逐年递增。2001的销售额就已突破1亿元,两年后更是突破4亿元的利润大关。
彼时在华东一带,李子园遍布街头巷尾,那个同时装满奶和蜜的塑料瓶,几乎随处可见,每个早餐店,李子园甜牛奶和豆浆“排排坐”,成为早八点人的最爱。
毫无疑问,这是属于李子园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李子园的发展遭遇了些许波折,但总体仍处于上升趋势。
2021年年初,李子园顺利上市,而多年来积累下的大众口碑,使其在上市后不久便迎来股价大涨,股价最高时逼近50元每股,企业总市值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
财报显示,李子园2023年总销售额为14.12亿元,与2022年相比仅增长0.6%。
其实早在2021年,李子园的年营收就已经达到14亿水准,可以说近3年一直在原地踏步,难见上升。
当年的上市如同一场“加冕”,在赐予李子园巨大光环和荣耀的同时,也带给它前所未有的“王冠之重”。
它想在业绩上持续突破,却发现难寻增长点。营收上不去,还要给股民、股东们一个满意交代,就很为难。
事实上,李子园的光辉形象,早已随着90后青春的逝去,大众健康素养的提升,而逐渐黯然。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甜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而李子园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尚未长大的90后对甜味的渴望。
进入21世纪,生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时代的00后,却对李子园并不买账。
首先是嫌弃它的“土味”包装,其次是敏锐地发现:“甜牛奶”本质不是牛奶,而是掺奶粉的甜味饮料。
从配料表可以看出,含量排名第一的是水,而全脂奶粉和白砂糖紧随其后;
再看营养成分表,每100ml饮料所含的蛋白质仅有1g,而国家标准规定,纯牛奶产品每100ml所含蛋白质不得低于2.9g。
由此可见,“甜牛奶”的称号,掺了不少水,
另一方面,无论是老粉对甜牛奶的喜爱不复当年,还是其他消费者的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现代人对于糖分的敏感。
随着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带来的甜味不再稀缺,而糖的危害愈发广为人知,诸如成瘾,诱发肥胖,加速机体衰老等。
在这个甜味“失宠”的时代,各大厂商都在推广无糖饮料,用几乎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来替代糖,以迎合追求风味但更追求健康的消费者。
而李子园似乎还反应过来,仍抱着甜牛奶这棵摇钱树,逆时代潮流向前奔走。
在热衷追逐潮流,身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眼里,甜牛奶花样再多,也不会让人觉得很“新鲜”,或者新鲜感很快就会褪去。
这一切现象都表明,而立之年的李子园,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备受宠爱。一场来势汹汹的“中年危机”,已经到来。
其实,李子园也不是没考虑过转型,只是以甜牛奶为首的含乳饮料产品线,体量实在太大。
2023年财报显示,这一品类销售额占到品牌总营收的98.31%。
甜牛奶卖得好,以至于李子园身家性命几乎都系在这一个单品上,一旦未来市场风向发生巨变,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子园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尽办法冲破舒适圈。
2018年,李子园就开始尝试推广新品,数量多达18种,其中包括咖啡类、酸奶类饮品。
今年李子园又加入“零卡饮料”赛道,推出无热量电解质水和椰汁,誓要赶上新时代潮流。
然而,这些新品主要在线上发售,线下销售渠道很少见,并且财报显示的盈利成果也不够理想,这说明新品上市并没有给李子园带来可观收益。
究其原因,是新品难以向品牌借势,使得自身竞争力不足;价格设定上,新品无法满足当代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于是备受冷落。
眼见新品推广收效甚微,李子园又将目光投向电商平台。
2020年上半年电商平台销售总额,比2019年足足翻了一倍多,这让李子园感到了久违的兴奋。
除此之外,李子园还进入到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领域,想要继续拓宽销售渠道,再现电商平台的战果。
只不过线下没解决的问题,到了线上还是会暴露出来。
在直播间,李子园想树立新形象,可到头来还是卖起了情怀。至于那个响亮的“新鲜”口号,虽不绝于耳,却始终反响平平。
看过一个评价,说李子园甜牛奶瓶身像一个农药罐子,再配上俗气的外包装,更神似了。
虽然这款“甜牛奶”跟牛奶几乎毫无干系,但在那个年代,却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更是路边早点摊的“标配”,几乎人手一支李子园。
李子园的成功,有把握住时代机遇的成分在里面,但如果仅靠运气和情怀,就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似乎很难。
其实,在含乳饮料赛道,也有同行杀出了一条血路。
那就是乳饮料的霸主AD钙奶,从1996年问世,就成为80、90童年最爱,到了00后,娃哈哈另一款乳饮料营养快线又硬控孩子们十年。
可以说,娃哈哈能有如今的地位,靠的就是这几款乳饮料打天下。
AD钙奶同样是奶粉兑水,包装更是简陋到发指,但时至今日,网友们还在自发地为AD钙奶贡献新的段子,并将其奉为“装嫩神器”、六一儿童节的必备单品。
宗老去世后,AD钙奶直接卖脱销。
所以对于李子园来说,如何重新赢得年轻人的喜爱,或许是逆袭的关键。
李国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自己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那就是将李子园打造成百年企业。
有这样一款畅销三十年的产品打底,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老板坐镇,希望李子园未来的路越走越辽阔。
—End—
参考资料:
市值风云 《一个大单品,红利20年!社保基金持续加仓的李子园,还能再复制第二个“甜牛奶”吗?》
行业观察《靠一款饮料横行30年,曾经的国民品牌为啥不行了?》
AI科技融媒《Z时代看不上的李子园,曾经也是90后顶流》
Foodaily《李子园:成也甜牛奶股票杠杆平台,危为甜牛奶》